目前分類:網路好文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  1. 愛過的記憶
  2. 會回來的期待
  3. 沒有我絕對不行的自滿
  4. 想成為好朋友的貪念
  5. 對方一定會懷念我很久的私心
  6. 希望不要再見其他人的期盼
  7. 因為沒能為對方做任何事而後悔
  8. 妄想奇蹟發生
  9. 對於只能愛對方的那種緣分(我不得不愛上你的,我們的緣分)
  10. 我的心

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安慰人的10大原則-當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

安慰人的10大原則-當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
康健雜誌47期 文/朱念文 攝影/ 蕭世英

安慰人的10大原則-當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
隨著年紀的增長、人世的變遷,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、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。朋友打電話告訴你,他失業了;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,確定他罹患癌症;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,準備離婚;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症;岳父突然死亡,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而抱憾……。

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,能幫什麼忙?應該幫忙嗎?怎樣幫忙才有效?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?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,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,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?而當自己遭遇困難、瀕臨絕境時,該如何適時求援?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?

對許多人而言,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,是件很痛苦的事,我們經常會想快速解決它、採取某些行動,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。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說錯話,寧願選擇什麼都不說,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。我們每天都與不同的人,進行許多不同的「對話」。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,或只是順口說說、想到什麼就說什麼。當別人需要支援,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,卻往往言不由衷,或不著邊際、拐彎抹角,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。該如何開啟「發自內心」的深層對話?而不是僅止於「絞盡腦汁」的表面對話?該如何整合身、心、靈,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?

《Healing Conversation》作者南絲.格爾馬丁,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、適時適度表達關心,提供了「療效對話」的10項原則。所謂「療效對話」,是指將心比心、設身處地的對談,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,進而自然地達到「治療的效果」。當你不確定「說什麼?」和「如何說?」的時候,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。

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:
1. 聆聽
聆聽不是保持沈默,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、沒說什麼,以及真正的涵意。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;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,或詢問對方問題,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。然而,所謂的聆聽,應該是用我們的眼、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,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。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「內在對話」暫拋一邊。所謂的「內在對話」,是指聆聽的同時,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,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、如何回應對方的話,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。

2. 停頓
在對話之間,有時說,有時聽;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「我不懂……」的聲音時,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:「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?」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,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,例如,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,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,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──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。

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,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、停止反應,並且產生好奇心。如此,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,發揮同理心,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,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,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。停頓就像開車時,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:先減速到某種程度,扣上齒輪之後,才能進行加速。

安慰的藝術,在於「在適當的時機,說適當的話」,以及「不在一時衝動下,說出不該說的話」。

3. 當朋友不當英雄
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,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「拯救」出來。人們有權利和責任,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,和其所帶來的困境。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,讓他們去感覺痛苦,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。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「恐懼之河」的橋樑。

當朋友、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,支援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:允許對方哭泣。面對哭泣的人,人們最自然的反應,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,並跟他說:「別哭了,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!」其實這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。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,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。然而,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,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。所以,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,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。

4. 給予安慰
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:「你應該覺得……」或是「你不應該覺得……」。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。安慰是指:不要對他們下判斷,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、需要接受幫忙;安慰是指: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、並認同自己的感覺。我們不需要透過「同意或反對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,來表達關心。

5. 感同身受
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,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──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。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,但通常可以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、對他們下判斷,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。面對面安慰別人,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,有很大的關聯。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,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,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。不論面臨的處境如何,善意的現身與安慰,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。

6. 長期守候
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。人們需要時間去調適、檢討、改變和詢問:「假如……,會怎樣?」的問題。在「療效對話」中,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:我們的家庭成員、同事或鄰居,有時候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「共鳴箱」,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。

7. 勇敢挺身而出
不論身處任何狀況,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,是無妨的;讓我們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,也是無妨的。甚至可以老實地說:「我不知道你的感覺,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,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。」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,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,你不急著「現在」和他交談。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,來表達感覺和想法。除了言語的表達之外,「療效對話」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。

8. 提供實用資源
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,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──別的朋友、專家、朋友的朋友,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。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,連結人脈;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;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間,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。 

9. 設身處地、主動幫忙
當我們問:「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?」有時候有答案,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。然而,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。設身處地去考量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,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。

10. 善用同理心
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,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,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。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,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?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?

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分手時,沉默是最好的問題,最圓滿的答案。

戀愛是甜蜜的,分手是難免的。

誰不是痛過幾次,哭過幾次,才找到最後的愛。分手是必經的,但有些問題不必問。

不要問:為什麼要分手?
無論答案是甚麼,都是你難以接受的原因。

不要問:你有沒有愛過我?
愛過如何,未愛過又如何,總之這一刻就是不愛。

不要問:我做錯了些甚麼?
愛不是講對錯,而是講感覺。相愛是談情,不是講理,當愛的感覺已經不存在,對和錯又可以挽回些甚麼?

不要問:我有甚麼不好?她有甚麼好?我有甚麼比不上她?
何必逼對方,再一次侮辱你,打擊你的自信心。

不要問:難道你不記得我們以前快樂的日子了麼?
他/她要離開,就是因為他/她要的是現在的快樂,和將來的快樂。

不要問:不如我們重新來過?
這個哀求只會令對方覺得你更可憐、更卑微。

不要問:我們以後還可不可以做朋友?
這樣拖泥帶水,對方只會感到厭煩。

分手時,沉默是最好的問題,最圓滿的答案。

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,一個人起碼要在感情上失戀一次,在事業上失敗一次,在選擇上失誤一次,才能長大。

不要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樣的老話,失敗來得越早越好,要是三十歲,四十歲之後再經歷失敗,有些事,很可能就來不及了。包括感情上的,事業上的,也許僅僅是今天花了冤枉錢沒買到可心的東西,朋友家高朋滿座自己卻插不上一句話。

過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運的捉弄來捉弄自己,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

1.放棄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棄,選擇了一個機會,就等於放棄了其他所有的可能。當新的機會擺 在面前的時候, 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,這不是功虧一簣,這叫半途而廢,這是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 空間; 或者什麼都不為,只因為喜歡這樣做,因為,年輕就是最大的機會。人,只有在三十歲 之前才會有這個膽量, 有這個資本,有這個資格。

2.失戀 不是不在乎,是在乎不起。三十歲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經擁有的東西,而是夢想。愛情 如果只是一個過程, 那麼正是這個年齡應當經歷的,如果要承擔結果,三十歲以後,可能會更有能力,更有 資格。 其實,三十歲之前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,稍縱即逝,過久地沉溺在已經乾涸的愛河的河床中, 與這個年齡的生命節奏不合。

3.離婚 不是不在乎,是一切還來得及。一位三十八歲的女友與老公結婚十五年,冷戰十三年, 終於分手。 她說:「如果說後來不願意離婚是為了孩子,那他第一次提出離婚我沒有同意,現在想 來真不知道為什麼。 如果那個時候早分手,我的生活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。現在再重新開始,總覺得一切 都晚了。」

4.漂泊 漂泊不是一種不幸,而是一種資格。趁著沒有家室拖累,趁著身體健康,此時不飄何時飄? 當然,漂泊的不一定是身體,也許只是幻想和夢境。新世紀的時尚領袖是飄一代,渴望 漂泊的人惟一不飄的是那顆心。

5.失業 三十歲以前就嘗到失業的滋味當然是一件不幸的事,但不一定是壞事。三十歲之前就過早地固定在一個職業上,終此一生也許才是最大的不幸。失業也許讓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塵封的夢想,也許會喚醒 連你自己都從未知道的潛能。 也許你本來就沒什麼夢想,這時候也會逼著你去做夢。

6.時尚 不要追趕時尚。按說青年人應該是最時尚的,但是獨立思考和個性生活更重要。在這個物質社會,其實對時尚的追求 早已經成為對金錢的追求。今天,時尚是物欲和世俗的同義語。

7.格調 這是小資的東西,「小資」這個詞在今天又二度流行,追求格調就是他們的專利。小資 們說,有格調要滿足四大要件: 智慧、素養、自信和金錢。格調就是把「高尚」理解成穿著、氣質、愛好的品味和室內裝潢。也就是大老粗只會表現談吐的 庸俗,「小資」們已經有能力庸俗他們的心靈了。主流觀念倒不是非要另類,另類已經 成為年輕人觀念的主流了, 在今天,老土倒顯得另類。關鍵是當今社會是一個創造觀念的時代,而不是一個固守陳 舊觀念的時代。

8.評價 我們最不應該做出的犧牲就是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我,因為那些對你指手畫腳的人,自己也不知道他們遵從的規則是什麼。 千萬不要只遵從規矩做事,規矩還在創造之中,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做每一件事,雖然這 樣會麻煩一點。

9.幼稚 不要怕人說我們幼稚,這正說明你還年輕,還充滿活力。「成熟」是個嚇人的詞兒,也 是個害人的詞兒。 成熟和幼稚是對一個人最大而無當、最不負責任、最沒用的概括。那些庸人,絕不會有 人說他們幼稚。 不信,到哪天你被生活壓得老氣橫秋,暮氣沉沉的時候,人們一定會說你成熟了,你就會知道「成熟」是個什麼東西。

10.不適應 在一首搖滾歌曲有這麼一句:「這個城市改變了我,這個城市不需要我。」不要盲目地適應你生存的環境, 因為很可能這環境自身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了。

11.失敗 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,一個人起碼要在感情上失戀一次,在事業上失敗一次,在選擇上失誤一次,才能長大。 不要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樣的老話,失敗來得越早越好,要是三十歲,四十歲之後再經歷失敗,有些事,很可能就來不及了。

12.錯誤 這是年輕人的專利。

13.淺薄 如果每看一次《泰坦尼克號》就流一次眼淚,每看一次《大話西遊》就笑得直不起腰, 就會有人笑你淺薄。 其實那只能說明你的神經依舊非常敏銳,對哪怕非常微弱的刺激都會迅速做出適應的反應;等你的感覺遲鈍了,人們就會說你深沉了。

14.明星 不是不必在乎,是不能在乎。明星在商品社會是一種消費品,花了錢,聽了歌,看了電 影,明星們的表現再好, 不過是物超所值而己,也不值得崇拜呀?就像你在地攤上花五十塊錢買的裙子,別人都 猜是八百塊錢買的,物超所值了吧? 你就崇拜上這身裙子了?

15.代價 不是不計代價,而是要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。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,絕不是一句廢話。 否則,要到三十歲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曾經付出了多少代價,卻不明白為什麼付出,更不明白自己得到了多少,得到什麼。

16.孤獨 這是為自由付出的代價。

17.失意 包括感情上的,事業上的,也許僅僅是今天花了冤枉錢沒買到可心的東西,朋友家高朋滿座自己卻插不上一句話。 過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運的捉弄來捉弄自己,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

18.缺陷 也許你個子矮,也許你長得不好看,也許你的嗓音像唐老鴨……那麼你的優勢就是你不會被自己表面的淺薄的亮點所耽擱, 少花一些時間,少走一些彎,直接發現你內在的優勢,直接挖掘自己深層的潛能。

19.誤會 如果出於惡意,那麼解釋也沒有用;如果出於善意,就不需要解釋。專門說到"誤會"倒不是因為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 被人誤會的時候更多,而是這個年齡的人想不開的時候更多。

20.謠言 這是一種傳染病,沈默是最好的疫苗。除非你能找出傳染源,否則解釋恰恰會成為病毒傳播最理想的條件。

21.瘋狂 這是年輕人最好的心理調適,只能說明你精力旺盛,身心健康。說你「瘋狂」是某些生 活壓抑、心力交瘁的中老年人惡意的 評價,他們就像一部年久修的機器,最需要調適,但只能微調,一次大修就會讓他們完全報廢。

22.穩定 三十歲之前就在乎穩定的生活,那只有兩種可能,要麼就是中了彩票,要麼就是未老先 衰。

23.壓力 中年人能夠承受多大壓力檢驗的是他的韌性;年輕人能承受多大壓力,煥發的是他的潛能。

24.出國 也許是個機會,也許是個陷阱。除非從考大學的那一刻你就抱著這個目標,否則,對待 出國的態度應該像對待愛情一樣, 努力爭取,成敗隨緣。

25.薪水 只是給人打工,薪水再高也高不到哪兒去。所以在三十歲之前,機會遠比金錢重要,事業遠比金錢重要,將來遠比金錢重要。 對大多數人來說,三十歲之前幹事業的首要目標絕不是掙錢,而是掙未來。

26.存款 這倒不一定是因為我們錢少,年輕人現在誰都知道錢是有生命的。機會這麼多,條件這 麼好,可以拿錢去做今天的事, 花明天的錢;也可以拿錢去投資,拿錢去「充電」。錢只有在它流通的過程中才是錢, 否則只是一疊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廢紙。

27.房子 除非你買房子是為了升值,要麼就是你結婚了。我有個同學,家在外地,大學畢業之後,單位沒有宿舍,家裡就給他買了 一套房子。他曾經有過去北京工作的機會,但是他覺得剛買了房子就離開這座城市說不 過去,就放棄了。 到現在他工作穩定,但一事無成。唯一的成就就是結婚了,並且有了孩子,因為他覺得不該讓這房子永遠空著, 所以房子變成了家。房子是都市生活的寓言,這個寓言不…和我們相關。

28.年齡 女孩子一過二十五就開始隱瞞自己的年齡,其實大可不必。現在青年期都延遲到四十五 歲了,二十五又算得了什麼呢?

29.在乎 這是一種拿不起、放不下的心態,它的反面不是放棄,而是天馬行空,自由自在,永遠 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!

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